谁制造谁回收产业模式再一次体验

2013-4-29 12:37:57

  上个月,DIY修理过两次(一次电器、一次机械)的一个家用小电器,又一个缺陷问题(不密封了)不可再继续将就下去了。就电话联系该产品公司总部,找到所在地的该公司授权维修机构。

  自然零件是不能修,只能整体部件更换,还好这款2006年代的产品还有部件,毕竟是世界大公司。

  条件:消费者本人当面下单,维修机构向总部订货,等通知到货,就可以购买取货。

  一切按流程完成了。当面目视检查,就觉得密封不可靠,回家使用,真是!当然刀锋利了、轴晃动很小了,继续将就使用,可以接受。再说,也没得退货一说了。

  不管怎么样吧,这次毕竟实现了一定程度地“谁制造,谁回收”产业模式之一——制造商最大程度地实现就地修复。

  该产品的修复经历如下:

  2009年9月,一个小卡片,弥补了制造者产品潜在的一个看似制造工艺缺陷,进一步根源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可能涉及的结构、材料、工艺等多方面因素。参见:《谁制造,谁回收,做到,难吗?(思考之二)

8632736963_1253072517330.JPG

  2011年,拆卸刀片,手工打磨了一下刀片,有点改善,不够理想,凑合用吧。

  2012年,侧面不密封了,漏粉磨。手工拉动,有间歇,仔细观察,塑料老化收缩变形,下图中一圈凹陷。就在密封橡胶圈儿的定位槽中用透明胶直颤了两圈,有效果。但是稍用久了,还是不行。

 

  2013年3月购买部件更换,还是不密封。

  不管怎么说,该产品的整机的其他部件功能模块都可以继续使用,延长了产品寿命,促进了环境保护。

  遗憾的是,换下来的部件,制造厂回复说不回收了,只能当垃圾扔了。我只扔了塑料部分,保留了金属刀片,打算日后在琢磨琢磨怎么能研磨锋利一点,再利用。塑料,恰恰是大自然难以降解而污染环境的人造物质。

  为什么,产品制造者的销售链不能同时成为回收链?相信,消费者学会做适当的分解,应该,也会接受。

 

Tags: 谁制造 谁回收 节约 环保

 

国际电子商情和电子工程专辑我的博客,后来统一改版到面包版

分类:采购与分销谁制造谁回收产业模式再一次体验 2013-4-29 15:12

分类:消费电子谁制造谁回收产业模式再一次体验 2013-5-2 14:06

世界经理人互动社区谁制造谁回收产业模式再一次体验 2013-04-29 15:13:16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