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关于排名

新建窗口全屏浏览

2021-05-29 21:51

‎昨天,连连报道云南有大象群北迁。

《云南15头亚洲象“逛吃”到县城,当地发布防范公告》春城晚报 20210-05-28 10:00

《云南象群北迁:40天“肇事”412起,未造成人员伤亡》云南发布微信公号 2021-5-28 13:35

《亚洲象组团北上,到底为啥?》半月谈微信公号 2021-05-28 17:25

 

今早报道《云南15头野象一路北迁,已临近昆明》新华社2021-05-29 07:36

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亚洲象,近日一路北迁,经普洱市墨江县、玉溪市元江县、红河州石屏县后抵达玉溪市峨山县,28日仍在峨山县境内逗留觅食。目前这群15头野象离昆明市晋宁区已不到50公里,离昆明城区仅约100公里。

 

下午《监控拍下野象进院过程:玩酒缸塞子、弄坏鸟笼》央视新闻 2021-05-29 16:10

 

呵呵,后续将会一路跟踪报道。

第一想到的是这些年来常常见报道说发现罕见甚至从未见过的野生动物,这说明人类为了居住已经大大侵占了它们的家原,所以人类容易见到了。

这亚洲象看来也是无地可居了,总数仅约300头,都在云南。其中,原生活栖息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7头亚洲象群只好开始迁徒,中途有2头返回,15头象继续北迁,临近昆明。

接着想,它们有目的吗?目的地是哪儿?

有网友说:今年十月份昆明将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它们是来给会议呐喊助威的吧?还说:大象是收到特邀嘉宾的邀请,要到昆明参会的,考虑交通工具的原因,它们只能步行来昆明了。呵呵,看似笑话,其实也说明人与自然和谐出现了问题。可它们到底有没有目的地呢?
历年来,央视的动物世界节目看多了,显然动物界都有自身的生存本能,当下时髦用语就是智能。大象也智能,智能大数据。

大象的智能大数据我看是起源于冰川世纪的一个庞然大物——猛犸象(百度百科:猛犸象)。

 

猛犸象诞生而具备了的数据库——大脑,开始积累数据,形成了大数据,伴随着地球环境变迁,以求适者生存,脑洞大开,对大数据适时做智能化处理,不断衍生出各类象群。

猛犸象分类:

真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

南方猛犸象(Mammuthus meridionalis)

草原猛犸象(Mammuthus trogontherii)

哥伦比亚猛犸象(Mammuthus columbi)

帝王猛犸象(Mammuthus imperator)

非洲猛犸象(Mammuthus africanavus)

松花江猛犸象(Mammuthus sungari)

侏儒猛犸象(Mammuthus exilis)

拉玛尔莫勒猛犸象(Mammuthus lamar morae),也是一种小型猛犸象

亚平额猛犸象(即平额象,Mammuthus planifrons

以上是主脉主系,不排出也衍生出众多支脉支系,比如亚洲象群。

亚洲象群继承了大象的灵魂数据库,也就是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不断在思索如何做到适者生存。亚洲象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普洱、临沧3个州市,数量仅约300头。随着人类数量增多,居住及交通占地不断侵入更多地域而是野生动植物没有了生存空间,动物只好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家园。它们凭着数据库中大数据不断思索分析何去何从?

大象生存大数据中有吃住行所需的条件因素数据,凭此,它们打准了求生存的大方向——北极,曾经原始生存集聚地,在地理、气候、食物链、地球磁场等综合因素配合大数据分析,一步一步向目的地方向迁徒,中途随遇而安,有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就住下来,不走了,住着住着不行了,就再走,一代又一代,直到到达北极原住地,有希望的是也许那时北极随着地球气候变暖也就适合大象生存了。

以上大象的智能机制是值得人类新一轮智能化再次借鉴,为了可持续生存,不顾一切,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似乎,人类来到地球时,就是借鉴了原生态生物的智能改造自身而适应了地球上的生存,现在地球环境变了,看看大象,想想自身,人类通过智能化何去何从?人类从哪里来?人类到哪里去?人类大脑大数据告诉你。也向大象那样逐步走回原生态?人类原生态在哪里?

(选自百度图片)

 


 

发表于:

面包板 分类: 管理,文集: 观察思考

《距离制造强国,中国制造还缺什么?》读后感 2021-3-31 22:54

  

返回【目录】 【主页